关键词:及时避雨 注意保暖 随时撤离
1、行进中遇到暴雨,应根据行进的路段、雨势的大小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继续行进或避雨。继续行进时,应更加注意辨别方向,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行进安全;避雨时,应注意保暖,防雷击,防山洪。
2、露营时遇到暴雨,应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大小决定是否转移营地。同时对帐篷进行加固,并安排轮流外出值班;将多余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备随时撤离,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危险存在,马上撤离帐篷。
二、山洪
关键词:下雨不入溪 遇雨往高走 警惕混浊物
1、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进行登山活动;
>2、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3、在峡谷溪谷中,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尽量避开最易聚水的长沟或河床以下的平坦延伸地带
4、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腐烂树木的时候,是山洪暴发的先兆。
5、山洪来临后,应先选择高大的树顶作为避难所,必要时应弃装向高处转移。
6、 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拼命抓住自己的背包(背包可充当救生圈),或者抓住随山洪冲来的大树木,或者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三、雷电
关键词:就高不就低 及时躲避 远离金属物体
1、如果天气预报有雷暴雨,不要在狭窄的山谷或溪谷、以及高而空旷的地区活动。
2、在野外遇到雷电时,应将身上的一切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穿上雨衣以避免淋湿。
3、切勿打手机,避免走进被淋湿或有积水的地方。
4、看见闪电后马上听到雷声,说明你正处于靠近雷暴的位置,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蹲下。等到雷声逐渐远去,迅速找到安全的场所避雨。
5、较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如果是在空旷的山谷或者草原上,只能找低洼地蹲下来,要尽量采取低姿势,双脚并拢,手放膝盖上,身向前屈,不要躺下。
6、如果是在海岸线,可躲在有许多小石头的地方半蹲下来。如果有大石头,可躲在与大石同高的距离内,但勿贴着大石头。
四、中暑
关键词:散热 降温 通风 补水 休息
1、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免在酷热高温下进行长时间活动。
2、穿着能散热的合适衣服,行进时可用水把帽子浸湿,进行适当头部降温。
3、注意行走节奏,避免过度疲劳,及时补充水分、盐份、电解质。
4、选择通风阴凉的休息点,休息的时候要卸下背包,取下帽子,解开衣袖和领口纽扣,挽高袖子、裤子,加快散热。
5、中暑的先兆阶段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恶心、四肢无力、脉搏加快。轻度中暑则为注意力不集中、意识迷糊、动作不协调、体温可达38度以上、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如不加以控制会转为重度中暑危及生命。
6、如发现中暑现象,须将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物散热,保持空气流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使用水或冰水进行体外降温。患者恢复后,视恢复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行程,或由专人陪同下撤,及时送往医院。
五、缺水
关键词: 补充电解质
1、活动时应根据天气和线路情况携带充足的饮水,此外还应储备500ml应急饮水以备不时之需。
2、携带的饮水应包括纯净水和适量的运动饮料,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电解质,满足身体需要。
3、活动中补水应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半小时补充200ml左右,以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心脏负担。同时应当主动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再喝水。
4、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不宜喝大量的冷饮,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5、有轻度脱水症状时应迅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使体内水盐代谢平衡。重度脱水会造成虚脱,甚至危及生命,需要靠输液来补充体液,应及早送医。
六、失温
关键词:防风防水御寒;寻找庇护脱离低温 进食高热量食品。
1\避免身体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户外运动时注意避风、避雨。活动中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及时增减和更换衣物,大量出汗后,应及时换上干燥的衣物。
2\合理着装并备有御寒衣物,3层着装原则:贴身穿着排汗快干面料的内衣,中间保暖层可选择抓绒衣或羽绒服,防风防水层可使用冲锋衣裤或防风防水的产品。
3\失温的症状主要为:感觉寒冷、四肢冰冷、持续发抖、面色苍白。如继续发展则表现为记忆减退、语言不清、反映迟钝、肌肉不受控制。严重的失温会导致失去理智或性情大变、脉搏减缓,最后失去意识。
4\若发现失温现象,应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者紧急扎营。及时脱离低温环境,脱下湿寒衣物,更换干燥保暖衣物。让患者保持清醒,不断进食高热量食物。切勿喝酒或按摩四肢,必要时往睡袋里放热水瓶或者利用施救者体温传导协助患者重获体温。
七、溺水
关键词: 控水 心肺复苏
1、溺水者全身冰冷,面色青紫,上腹膨隆,两眼通红。抢救溺水,要迅速将溺者头部抬出水面并拖上岸,除去溺者口、鼻腔的泥沙杂草等,应迅速倒出溺者肺、胃内的水。
2、肩背倒立倒水法:将溺者双脚提起,使溺者呈倒立状,用手轻拍溺者背部。(图l)
3、伏膝倒水法:抢救者应左脚跪地将溺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右大腿上,使其头部及上肢下垂,抢救者左手将溺水者头部稍抬起使脸朝地面,右手轻拍溺水者腰背部(图2)
4、溺水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八、迷路
关键词:冷静 原路折回或原地待援 求救信号
1、迷路时,绝不可慌张到处乱走,这样只会更加误入歧途。首先必须安静下来,原路折回或原地待援。
2、返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点后,可再一次选择方向进行尝试。在沿途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况,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并在适当时候发出求救信号。
3、如果没有信心或体能,应在原地待援,并使用通讯设备发出求救信号。
九、跌伤
关键词:停止运动 固定 立即送医;
1、肌肉扯伤:要使受伤处休息,可用冷敷减轻痛楚,在承托受伤部位的同时可用绷带扎紧。
2、骨折:骨折部位一般都有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时还有大出血。骨折或疑为骨折时,要避免移动伤者或伤肢,对伤肢加以固定与承托(有出血者要先止血后固定),使伤员在运送中不因搬运、颠簸而使断骨刺伤血管、神经,免遭额外损伤,加重病情。
3、颅脑创伤:轻者为脑震荡,一般无颅骨骨折,有轻度头痛头晕,有昏迷也不超过30分钟。重者颅骨骨折,脑挫伤、脑出血、昏迷不醒。对颅脑创伤病人,要分秒必争,通知医院前来及时抢救,要保持安静卧床,不作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保持呼吸道通畅。
4、颈椎损伤:跌倒时可引起腰椎、胸椎、颈椎损伤,以后者最为严重。如:跌倒时头部着地可造成颈椎脱位、骨折,多伴有脊髓损伤,四肢瘫痪。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医院从速前来抢救。现场急救时,应让伤者就地平躺或将伤员放置在硬质木板上,颈部两侧填充沙袋,使颈椎处于稳定状态,保持颈椎与胸椎轴线一致,切勿过伸过屈或旋转。
十、扭伤
关键词:停止运动 固定 冷敷
1、手指扭伤:立即停止运动。首先是冷敷,最好用冰,可用水代替。将手指泡在水中冷敷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指位置。
2、足踝扭伤:扭伤后不可使劲揉搓、热敷、强迫活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热敷,可加速消散伤处周围的瘀血。一般而言,受伤24小时后可热敷、局部按摩、外用跌打酒药,然后将患肢提高,可促使伤肢血液回流,减少肿胀,并用绷带加压包扎。
3、如果活动时手指或足踝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
十一、刺伤
关键词:拔除异物 冲洗 谨防破伤风
1、遇到较深的刺伤,如果不在重要器官附近,可以拔除异物,挤出污血,用双氧水冲洗后再用淡盐水或肥皂水洗净伤口,最后用冷开水洗,拭干伤口,涂上典酊,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2、面对刺伤没有把握时,不要轻易拔除刺物,以免发生大出血而措手不及,应速去医院。
3、刺伤时还会有异物存留,如竹棍刺入皮肤,在拔出的过程中会有倒刺遗留,可用针挑刺,清除刺伤后的异物。
4、刺伤后,经简单的急救处理后,应速去医院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抗毒血清,同时按医嘱用抗菌素或消炎药。
5、能引起破伤风的破伤风杆菌,在任何地上的土中都存在,就是再轻的伤也能被感染。再者,破伤风死亡率约70-80%,是很可怕的疾病。患破伤风后全身痉挛,会因呼吸肌痉挛窒息而死亡。踩在长锈或带土的钉子上,不要认为涂上红药水就万事大吉了,它更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
十二、毒蛇咬伤
关键词:绕行 勿惊慌 延缓蛇毒吸收 冲洗伤口 就医
1、遇见毒蛇,应远道绕过。
2、不同的毒蛇分泌不同的蛇毒,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血毒素等,处理毒蛇咬伤主要在于心肺功能的支持和凝血机理紊乱的纠正。
3、有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①毒蛇一般头大颈细,头呈三角形,尾短且突然变细,体表花纹比较鲜艳。无毒蛇一般头呈钝园形,颈不细,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
②毒蛇的牙痕为单排,有两个深的牙印,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
4、万一被毒蛇咬伤,患者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
①将伤者移离现场,让被咬部位保持在低于心脏的水平,可延缓蛇毒被吸收。
②用指宽的绷带或布条扎在伤口上方的近心端部位,松紧适度,绷带与皮肤间以能够放置一个手指为宜(以免阻断动脉血流造成组织缺血坏死)。
③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彻底清洗伤口,有条件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不要用嘴吸吮伤口。
④如果可以的话,最好用手机或相机拍照毒蛇的形状,送医院的话好让专业人员识别。
十三、蜂蜇
关键词:绕行 及时躲避 冷敷伤处
1、登山时一般不宜涂抹香水或其他芳香的化妆品,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避免吸引蜂类动物。
2、在山野丛林活动时,不要乱捅蜂巢,以免群蜂攻击。若遇蜂巢挡路,可绕路前进。如有少量蜂类在头上盘旋,可以不加理会,照常前进。
3、毒蜂包括蜜蜂、黄蜂、大胡蜂和竹蜂等多种有毒刺的蜂类,其毒性以蜜蜂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最强。
4、如被蜇伤处遗留有螫针,可用钳子拔除,但不要挤压毒囊,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皮肤。
5、可以用冷水湿透毛巾,轻敷在伤处,减轻肿痛。也可涂抹驱风油、红花油、风油精之类的药物减轻疼痛。
6、严重螫伤应尽快求医。
十四、狗咬伤
关键词:立即彻底冲洗伤口 禁止包扎 打破伤风针
1、不管是被疯狗还是正常狗咬伤,就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切不可忘记冲洗,或马马虎虎冲洗一下,甚至涂点红汞包扎好伤口就送医院,这是绝对错误的。
2、以最快速度,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反复冲洗伤口。若周围一时无水源,那么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
3、冲洗伤口要彻底。狗咬伤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的时候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玷污在伤口上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
4、若伤口出血过多,应设法立即上止血带,然后再送医院急救。记住:不要包扎伤口!
转载于 体育运动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