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要求】
1. 公共装备:地图,对讲机(一定要带备用电池),高度计(电池一定要足),辅助绳,GPS,炉锅,气 罐 蛇药。
2. 个人装备:帐篷、睡袋、背包防雨罩、登山鞋、头灯(备用电池)、拖鞋、刀具、餐具、哨子、防雨用品(雨衣, 冲锋衣)、个人药品、登山杖、手机(备用电池)、手套、替换衣物等。
3. 个人药品:云南白药,风油精,驱蚊水,防蚂蟥药,止血贴,跌打药,蛇药(特重要),特殊药品。
4.三天食物或干粮,上山带2 L水,沿途经过4道溪,补水很方便。
【八面山的路况】
1、在金银铺登山。高度计已经显示1024米。所以实际登高只有1000米略多点。
2、一般负重4至5个小时可以登到瞭望塔,再轻装登八面山顶往访大约需要4小时。
3、沿路岔路较多,注意攻略中的图片标识。
【可能用到的帮助信息】
1、司机:深圳出发 余师傅 有全顺15座面包
13682521329
2、腐败: 湖南桂东县大水乡大水公路道班旁 张国强13549558236
3、金银铺(也有叫军营铺的)八面山管理站 0735-8399815
八面山大致情况:
1、八面山的水源:八面山的水源在诸多山系中属于偏少的一座,沿途有四条小溪可以取水,最后一个水源在瞭望塔向八面山方向300米处。再往前就没有直接可以饮用的水源了,如果从原路下山,在这儿就要备足充足的饮用水了。
2、八面山的宿营点有四个可以选择,
第一个是八面山界碑处(1371米),有十分平整的专用宿营场地,应该是避风雨的好宿营地,旁边应该有水源可以野炊(我们没有去找)。
第二个是瞭望塔(1800米),很多房间可以扎营。向下300米左右有水源。
第三个是废弃石屋群前边(1667米),没有找到可饮用的水源。但旁边有干凅的小河,雨季应该有水。
第四个宿营点在离八面山顶300米处(高度1963米),有没顶栅栏屋六间,旁边的草甸也很平整。这次没有发现水源。但栅栏前有溪水流淌的痕迹。雨季应该有水流。
以上四个宿营点都是没有牛群骚扰的清净之处。在1900多米的栅栏屋宿营是最好的地方,这地方有时候也有水,
3、八面山的通讯:一直到山顶都有信号,但不是太稳定。
4、八面山的岔路很多,如果有等高线GPS轨迹的话最好,否则极易迷路。
5、八面山上有水的地方没有看到山蛭(旱蚂蟥)。
深圳出发大致路线
深圳出发。走广深高速,京珠高速曲江下,再经广东的仁化,向湖南的汝城方向开。道路也好走。车也不多。虽然要盘10几道螺旋形山路,但只要一个多小时。这是从深圳出发去登八面山最近的路线了!
八面山攻略:
爬了一天的齐云山。刚才在车上小休了一会儿,精神有所好转。但突然大家都发现。今天还没有好好进食过呢。在山上进餐时,被牛儿围追堵截,都没吃好,为天黑前赶到山脚下。急着赶路也没时间进食。这时都感觉饿了,一看时间尚早。叫司机慢慢的开着,找地方好好吃一顿,明天还要爬八面山。谁知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现在却不简单了。汽车连续过了几个村庄,硬是没找到一个饭店。这时的要求也只好降低了,只要找到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就行了。
老天不负苦心人,在一个上坡转弯处,发现一家貌似小饭店的地方。下车一看,还真是一家夫妻店,共有两张桌子。老板娘亲自掌厨。老板管打下手。我们问有什么菜,价格如何。老板娘听不懂我们说的普通话。我们也听不懂老板娘的湖南普通话,老板娘一急,拉我们到冰箱前。拉开冰箱让我们看,好家伙,鸡、肉、鱼、什么都有。问多少钱一份。老板娘说她们不是这么卖的。是每人多少钱的标准,每人10元,就6个菜。每人20元就10个菜。嘎嘎,还有这种计算方法的。
我们连司机12个人,选择每人20元。菜端上桌,好家伙。量给的足啊,鸡煮了整整两大盆,还是土鸡,那个香啊。(此处省略20字),土猪肉、山泉溪水冷水鱼、自制熏肉、新鲜竹笋、自家种的新鲜蔬菜共上来10个菜。米饭免费管饱,外送紫菜蛋花汤。啤酒若干瓶、白酒两瓶,一结账,才210元,每人不到20元。个个吃得滚瓜溜圆。满嘴流油。打着饱嗝还在想,人的最高幸福感就是:“挣钱不挣钱,混个肚儿圆”,看来我们今天都提前实现了。
吃完饭一打听,这个地方叫大水乡,离八面山约2.5小时的车程。现在已经快19点了。要摸黑在山路上行驶有点危险。赶过去也找不到宿营的地方了。小饭店的旁边有好大一个单位,有三层楼一座,两层楼两座,院内有篮球场。一问,原来是大水乡公路道班,员工都是附近农民,因端午节放假,都回家过节了。若大的院子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看着平整的大操场,我们就动开了歪脑筋,要是能在这儿宿营,嘻嘻,比五星级营地还要五星。问老板能否借旁边的宝地借宿一夜。老板说完全可以。
我们想让老板给烧点热水或借用一下冲凉房,能洗洗汗臭的皮囊,我们表示愿意出钱,谁知老板说。我们烧的是劈柴,山里到处都是,烧点水算什么,免费。啊啊,太爽了。酒足饭饱,还有热水澡,外加超五星级营地。
若大的院子,稀稀拉拉搭了我们几顶帐篷,还有些腐败分子干脆将帐篷搭到二楼过道上。连雾水都防了。洗刷完毕。大家听着风声,数着星星,吹着大牛,渐渐进入梦乡。
树枝上长着美丽羽毛的小鸟叫醒了我们。老板娘已经做好了鸡汤米粉外加荷包蛋。大家又是风扫残云般结束早餐。这时才发现公路道班的院子里长着好几棵杨梅树,满树硕果累累,只是山区气候偏冷,深圳正是杨梅的旺季,这儿的杨梅还是青涩坚硬。用手捏捏,只好想象一下,满树红艳艳的杨梅是什么景象。
向前100米的坡上,就是大水乡政府所在地。顺便到大水乡政府所在地转悠一下。大水乡属湖南桂东县一个贫穷的山区小镇,共有30余户人家。全镇总长不足200米,镇中的土路凸凹不平,路两边多是几十年前的破败老屋在诉说着昔日的辛酸。镇中只有两个仅一间破屋、黑乎乎的小卖铺,卖些针头线脑什么的低档低价的小商品。,我们想添置些食品看来是做不到了。转过一个小弯,突然眼前一亮,一座雄伟气派的五层大楼耸立眼前,装饰的虽有些土气,但在这个穷乡僻壤也可以说是金碧辉煌了。一打听,原来是镇政府办公大楼。无语………..此处省去XX字。
收帐、分配公共物质。上车,开始八面山征程。过大水乡前行35分钟,是个比较大型的国有林场---宋坪林场。
宋坪林场在大水乡的西南方向,行进的路属于比较差的乡级公路,路况比较难行,一路顺着淇水弯弯曲曲的行进在山间便道上。淇水在宋坪林场附近汇合八面山系另外三条溪水流入汝城境界,称为淇江。
公路到宋坪林场后,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向西北方向转去,这主要是山势的原因。路的两边堆满了木材。主要是松树。有些装木头的车在路上作业,我们乘坐的车就过不去了。需要装木材的车避让才能开过去。宋坪林场前行,经过一个小镇叫青山镇。过了青山镇有个村子叫上游村,继续前行会经过金银铺,金银铺前方50米处就是八面山的登山口。
金银铺、军营铺林场和八面山自然保护站两个自然村镇和保护站合并成现在的八面山村。我们实际登山的地方叫八面山村。但当地居民告诉我们。新合并的行政区划他们并不叫,还是按老的地名来沟通。但因为当地人发音的关系,金银铺、军营铺他们和我们都不能分清对方说的是那个地方,好在这两个地方都在现在的八面山村附近,我们也不是到这两个村去,也不去追究细节了。
八面山的登山口与传统的登山口截然不同,这点要格外注意,一般的登山口有一段缓慢上升的引道,开始的路也都比较宽大,慢慢才开始急升。但八面山登山的地方并无明确的引道和宽阔的路来识别,并且开始直接一个接近60度的陡坡急升200米垂直距离,好多爬山经验不足的驴友在此就已经崩溃了。
下边我以高度和时间两个参数,为大家献上八面山的登山路线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容易迷路的地方会重点描述:
8:10 高度未记 从大水乡超五星级营地出发。
9:30 1024米 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金银铺(八面山村),这处的标识是公路的左侧有一块醒目的指示牌,顶格位置用阴蚀注红刻着:“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警示牌”中间正文处用黑色丝印有:“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观、旅游,须经其管理机构同意!严禁携带火种进入山林”。我们既不是参观,更不是旅游,当然不用经管理部门批准啦,再说,这个牌子上有两处提到国家级,那管理机构相应的也应该是国家级的了,我们这些小小驴友,哪里知道国家级管理机构在哪儿啊。
大家注意,这块牌子的落款是军营铺管理站,这个机构是否还存在都不得而知。公布的电话号码是8399815 ,号码前方应该加上0735区号才能方便这些要使用的群众,因为外地手机拨当地号码,是要加区号的。不管这些了。还是说爬山的事吧。
在公路左侧紧挨牌子的地方。有一条虽然明显,路况却不怎么好的登山小路,该路的方向是逆着来的方向爬的,路边的山体上长满了与其它地方完全一样的闲花野草。从来的方向很难发现它。所以要不是有警示牌在路边,坐在汽车上很难发现这条登山小道。问当地人语言沟通会有问题,双方都听不懂,我们的领队下车后想找个厕所方便一下,就问路过的老乡,洗手间在哪儿,当地人哪有叫洗手间的。叫茅厕还有可能,老乡根本听不懂,认为是例行询问上山的路,只是用手不断的指着上山的小路,嘴里说着我们听不懂的当地方言。
顺着登山小道开始上山。一起步就是个下马威。陡峭的爬山道斜坡有60度,负重登山没几分钟就气喘吁吁,据说深圳另一队于我们前一天登山,在这儿就有两个下撤的了。这段路垂直爬升约200米。在山下一定要做热身操之类的预热一下,要不然突然剧烈运动会发生不可测的危险。
9:54 1097米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急剧爬升,来到一处分岔路口,这个路口是山中无数个岔路的第一个,还真是一处陷阱般的容易走岔。向左的路明显而平整,向右的路不光小,还貌似走的人很少。但千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一定要选右边的路向上走。向左的路是通向山腰林场的路。绕山腰好久又下去了,所以千万要注意不能走错。
12:13 1215米 沿着山腰蜿蜒的小路走到一处山谷平坦小洼地,此处长有好多苍劲有力的大松树,松树下有水草和浅溪。浅溪上有一座原木搭成的便桥。这个地方也是一处迷魂阵,过了圆木桥马上看到向左、向右、向前有三个方法都有路。这时要直向前走。
12:15 1216米 前行1分钟左右,向右转,看见一条小溪在左手边流淌着清凉的山泉。但这个地方也是迷惑人的地方。小溪上方有几根树干搭的便桥。向左转走过小桥才是正确的上山路。直走的路也是很平整的。沿着溪边延伸下去,一不留神就走过。过了小溪开始爬升,但爬升的基本都是较缓和的上坡路。
过小溪后基本是沿着山谷行走,左手边是山水冲出来的壕沟,沟中生长着叶阔茎矮的喜阴植物。右手边是坡崖,路还基本好走。山崖上生长一种野生的树莓,学名叫覆盆子,别名很多: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梅、树莓、野莓、木莓、乌藨子,小托盘,竻藨子。其果实是一种聚合果。样子和果肉都与桑椹很像,只是颜色艳红。含水也比桑椹多。口感甚好。酸甜适当,采摘比较方便。这种果子是十分珍贵的中药材,可以补肾壮阳。价格接近50元一斤。不过,药用价值不是我等探讨的目地,主要是它能解渴,能充饥。只要能正确识别,吃多少都不会有事。但男同胞吃多了不要补的太厉害啦。。。。。。。。。
11:19 1371米 八面山界碑,从小溪一直缓慢的爬升,大约一个小时后来到八面山界碑处。所谓界碑,倒不是什么边界,只是一种习惯的叫法。界碑为铁皮加钢管焊接而成。树立的年代久远,已经锈迹斑斑。界碑上竖写:“八面山自然保护区界”,隐约可见字体是红色的。这儿有向左、右、上三条路,记着要向上直走。
界碑下方有一处平整的地块,有可以架5-6顶帐篷那么大,周围用树桩圈起的围栏,组成一处明显的貌似扎营的平地,宿营完全可以,小路从四个方向汇集到此,交通是很方便的。山民本身也要在这里休息,所以估计附近肯定有水源。只是我们带的水较多。没有去寻找水源。
12:18 1602米 从界碑处直上,爬坡的力度会加强,路的右边有一条十分明显的小河沟,只是现在沟内没水。偶然在很深的潭内还有残留的一汩死水。据当地山民讲,这条河溪祖祖辈辈都是四季水流不断,沿线山民靠这条溪水生活了一代又一代。他小时候还在河沟里捉鱼摸虾,水深处可以达到他的腰部。现在山里放牧牛羊的太多,将植被完全破坏。从两三年前开始断断续续的还有水流。今年入夏就完全断流了。如果沟里溪水长流,沿着溪水前行一定是很惬意的旅途。约一个小时后。在路的右边有一个大石头比较有标志性意义。这个石头呈不规则长方形。高约2米,横卧在路边,石头背面有红漆写的防火宣传标语。看见这块石头,离瞭望塔就不远了,凡是两天登八面山的驴友,大多会选择在瞭望塔宿营,第二天轻装登顶。回来后负重下山。
12:55 1800米 瞭望塔这是八面山一处标志性建筑,建在相对四周山峰而言的制高点上。其作用是防火用的,当年山林归国有的时候,有专人在瞭望塔里值班,用以嘹望四周山林火警。后来山林都承包给个人。嘹望值班的费用就没有人支付了,嘹望塔就走上无人维护、自生自灭的状态。
瞭望塔共有三层,属六角挑檐结构。首层是一明两暗构造,进门是一个约20平米的厅堂,木门尚在,窗户和玻璃都不翼而飞。左右两侧的厢房各有18平米左右,迎风面本身没有窗户。厅内有门通入厢房,两边厢房可以各搭两顶帐篷,二楼和三楼大小一致,估计都有20平米左右。迎风面玻璃和窗户明显损坏。二楼的两边有平台可以乘凉和宿营。它是一楼的楼顶。也完全可以轻松的搭下两顶双人帐。也就是说。在瞭望塔里边,有14顶帐篷可以轻松扎营。实际扎营的最佳位置是在瞭望塔大门的两侧的平台上。平台是盖瞭望塔时垫高的地基。有两米多宽,两边各有五米长。因这个平台背风向阳。地上草木旺盛,不断有人在此扎营,压折的草很多很厚,下边又有新草长出,变成了很厚一层天然草垫,睡上去软绵绵的,既保暖又舒服。两边平台总共能搭4-6顶帐篷,晚上有瞭望塔将山风完全挡住,楼上的挑檐又挡住了下降的雾气,是一处避风防潮的绝佳宿营点。瞭望塔的大门还可以关上,虽没有锁头。但有一段铁丝在门扣上代锁的功能,主要是防止牛群进来破坏。
瞭望塔前边长满了中药车前草,这种中药性味甘寒,无毒,其主要作用是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暑湿泻痢;衄血;尿血;肝热目赤;咽喉肿痛;痈肿疮毒,可治以下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腮腺炎、黄疸型肝炎、痛风性关节炎、口舌生疮、高血压、青光眼、小儿腹泻、细菌性痢疾、隐匿性肾炎…….车前草的籽也可以入药,功能同车前草。
各位驴友如果在八面山的瞭望塔住宿,或者别的地方碰见车前草,尽可以拔车前草当蔬菜下锅吃,东北人将车前草叫车轱辘菜,卖的很贵的。用新鲜的车前草煮茶喝,味道好极了,原始植物的清香扑鼻和新鲜挥发油芳芬入口,有一种爽歪歪的感觉。
我们将帐篷藏在瞭望塔里,只带一些干粮和水,轻装开始登八面山顶。面对瞭望塔的大门,右手边有一条明显的下降的小路就是通向八面山的唯一正确路线。
13:37 1722米 下去大约10几米,向右在山腰上再走200米左右。开始有分岔路口。注意走右手边有青石板较多的一条是正确的路。左手边的路青石板明显偏少.
由此路下行大约20米,有两处明显的水源,山中渗出的清水集在石头为底的潭中,分外清凉。这是八面山瞭望塔宿营处周围唯一的一处水源。离瞭望塔只有300米左右。取水的路也比较好走,如果是晚上下来取水,一定要多人同行,一定要带头灯。这是附近好多山里动物的饮水处,虽没听说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穿山甲和大蟒蛇说不定会有的。
从瞭望塔开始,向八面山顶峰的路一直要向下走。实际是下到一个山脚下,才开始正式向八面山攀爬。过了水源有点加速下降的感觉,大约再行20分钟,有一处绝佳的风景点。那是一个断崖型的垭口,左手边是一处几百米深的断崖,远处小村依稀可辨,白云在山腰缭绕。山风带着花香扑面吹来。右手边是大草坡,草丛中不知名的野花在怒放。偶有几株杜鹃如火样红艳。顺着小路右转进入一片茂密的杂树林。林木将小路紧紧的包围,勉强留一人通过的空隙,不断有树枝扫过面颊。有些地方看不见天空。空气也是比较沉闷。这段路大约走300-500米后,视线豁然开朗,眼前是一片绿油油的平整草地,大小有几十亩地。
13:51 1667米 这个地方又是一个容易迷路的地方,出树林要经过一条干枯的小河,向前20米左右要折向左后方。大约有270度夹角,几乎有感觉是向回的方向走了。
如果不转弯,一条路直通到几座石屋前。大约有6-8座石屋比较整齐的耸立在另一个树林的边沿,石屋都没有顶,石墙也已破败倒塌,但可以想象出当年的鸡犬相闻。人欢马叫的情景。石屋前是整齐的哇垅,应该是当时山民种菜的痕迹。因环境恶化,水源断流,逼得山民只有向山外迁移,遗留下这一处如远古时期刀耕火种般的石屋群。这处是一个很好的宿营点。石屋前有坚硬的水泥地面可以扎营。一面是高耸入云的山体为依托。三面是树林可以挡住山风。只是此处没有发现水源。当年山民选择这处安家真是一处神仙居住的世外桃源,如果坏境不恶化。如果山水不断流。说不定这处早就变成个大村庄了。
假如出树林没有折返270度左右的路近似向回走。来到这个废弃的小村落,那么就说明出森林后路线走错了,不能到这个破石屋前面来。要向回走才能回到八面山的登山路。向回走的时候注意右手边有一条分道明显岔路,进入右手岔路向前30米左右,回到出森林的那条小河旁,这儿的小河上有一条整块的大青石搭在河的上边,虽然现在小河里没水,但也可以想象当年的山民下山就是要跨过这条奔腾的小河。现在仅剩这小河上的青石板在诉说着水和桥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有点凄凉。
过了青石板小桥。路线基本就没有分岔的地方了。沿着山腰开出的羊肠小道,弯弯曲曲的行走在山的半腰处,左手边的山体陡峭,右手边是深涧险峻,中间最宽处也仅有30CM宽,这是年代久远的时候山民出山的唯一通道,因为年久失修,有几处塌陷处要小心翼翼的通过,千万在这段路要小心,右边的深涧是很深的,坡也相当的陡。一失足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山下。虽然路边长有些小竹,看似挡在了路边和栏杆一样。实际这种假象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小竹是完全没可能支撑住庞大的身躯下坠的。
九曲十八弯过后,下到了两山的交汇处,左手边有一堵面目狰狞的火山熔岩冷却石,高有上百米,顶有两块大石头摇摇欲坠。右手边明显上山有一条草中小路。右手边的山明显比左边的山青翠。在此处略作休息,开始爬八面山主峰了。
登八面山主峰的路上风景开始越来越好,草甸开始变得铺天盖地。衬托着蓝天白云,山风将绿莹莹的草地吹起层层波浪,犹如大海的波涛前推后涌。一路并没有容易迷路的地方顺着山脊一路看着无限的风光。一路在拍照。这时回望瞭望塔,只看见小黑点如拳头大小。
距离山顶大约还有1000米左右。看到右手边较远处有一条十分壮观的别样林带,它们是在山谷处生长的矮竹。靠山上流下的水源滋润,生长的十分茂盛,形成很壮观的绿化带。一方面它们靠山上下来的溪水茁壮的成长,发达的根系又有涵养水分的功能。但待后登到溪水的源头,才发现它的水源已经枯竭。这些矮竹可能最后也会开花,枯萎,消失。
15:05 1963米 来到离八面山山顶不远的一处溪谷底部。谷底有木栅栏盖起的围栏,有6间。内部有平整的地面,四周用竹条编成的如席子大小的片状物充当墙的功能。屋顶仅剩条状木条。屋顶覆盖物估计是被风吹走了。在里边架帐篷宿营能防止牛群来骚扰,
木栅栏前有一条称为高山溪流的长流水的小溪,但现在已经不流水了。基本可用干凅来形容。溪水冲出的痕迹清晰可辨,看被水冲出的痕迹判断,山水应该长年累月在流,也是近来才干的。偶然在某些低洼处发现一汩清水。静静的、如镜子般平静。清清的。如小溪最后的眼泪般清澈。珍贵的山顶溪流正在无声无息的等待着她的归宿,太阳暴晒加上山风猛烈的吹。蒸发是很快的,基本一天就蒸发殆尽。这些小小的水洼在诉说着昔日的欢快奔流和现在的无奈。如果早来一个月左右,山顶溪水一定还有的。
如果山顶溪水在一直流淌。这个地方绝对是一处宿营的好地方,上边高山挡住山风,有溪水可以烧饭煮茶,平整的草地上适合宿营。听着山风从头顶吹过,头枕软绵绵的青草,喝着高山溪水清纯的甘露。数着星星入眠,真是神仙也羡慕的好地方。
15:25 2041(官方公布数据为2042.3米)米 八面山顶峰处经过七个小时的休闲式攀登,终于爬上了八面山山顶。在最高处有一座标志性碑石。顶书写有:“八面山测量点”,右竖写:“国家测量标志”,左竖写:“人人有责保护“。正题处有六个字:”三角点 军测建”.写有立碑时间为1956年。立碑单位是:桂东县国土局、公安局。
碑石是青石板阴刻楷书,大小约40×50CM,有水泥底座。青石板本身也镶嵌在水泥框内。总体大小约50CM*40CM。
八面山的顶峰除了小小的测量点外,再无什么建筑物,但站在山巅,四周风光尽收眼底。山风吹走浑身的热气。眼前是随风起伏的草甸。
记得在爬山前,有人问:“八面山上有什么好东西”,有人答曰:“除了蓝天白云,密林草甸,什么也没有啦。”我们爬山的,可能有这些已经足够了。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云海最好。看不到也不会损失什么啊。
大家在山顶照相留念后开始向八面山庙进发,八面山庙坐落在次高峰顶,庙本身是用大小石块围起石墙,现已基本全部垮塌。原来好似有简易穹顶的。有五座传说中的神仙在原供奉的地方立着。基本都没有头部了。山民还是驴友在其上方盖上青石板挡风雨,但因来八面山的人偏少,八面山庙早已破败。现在仅剩八面山庙遗址类的大石头在风吹雨淋太阳晒的肆虐下逐渐消失。远处看,已经没有房屋的概念了,只像一堆乱石头堆。。
八面山的最高峰、次高峰都是以草甸为主的美丽山峰,山顶没有任何树木。唯有草的种类分为尖叶耐旱和阔叶喜阴两大类,大多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因高山的自然环境和竞争的原因,草都长得很有特性。
顺着来时的路返回。基本没什么悬念的走回到瞭望塔附近。爬八面山开始时的水源这时可算是发挥作用了,等队伍中的女生过完后,我们用天然山泉水洗了个很舒服的清凉冷水澡。但每人都被花褪蚊子咬了好几个包。
提醒各位,一般认为,走回头路是个顶没意思的事儿,如果认为沿途风景在上山时都已欣赏过了,下山只是返回出发地。那你就失去欣赏好多别样风情美景的机会了。八面山在返回时才发现。来回走的同一条路。风景从不同的角度看截然不同。上山的心情和下山的心情是不一样的,请各位从原路返回时多发现一些美好的景致。
如果各位一定不愿走回头路,我这个攻略只能帮到八面山的山顶。下山部分请参照龙哥哥的八面山攻略。
附:
【八面山线路简介】
八面山在湖南省南部资兴县、桂东县一带。属罗霄山脉分支八面山系。南北向,纵列于资兴市东部边境的青山镇境内,其东面是桂东县城。为桂东、资兴、汝城的天然屏障。山体起伏变化较大,沟谷纵横,平均坡度约为35度,山路险峻难行,古民谣说“八面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去鞍”。主峰海拔2042.1m,为湖南省第二高山。在海拔1000~1500m的山段主要生长着约两米高的灌木林,1500m以上主要为草甸。总面积15平方公里。山林由花岗岩组成。山势巍峨,终日云腾雾绕。山顶有一平台,面积约500平方米,绿草覆盖。山上为茂密的原始森林,阳坡山脚有落叶与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海拔1000米以上仅有高山矮林(灌木林),越高林越稀少,山顶只有草。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主要有猴子、乌獐、麂、石羊、锦鸡等,据古书载:“山顶毛草丛中偶有华南虎踪迹”。在主峰上放目远眺,三省(湘、赣、粤)八县(桂东、汝城、资兴、炎陵、上犹、崇义、大余、南雄)尽收眼底。白云似洁白的羊群,奔走于峡谷之间、丛林之上;一条条江水如同一爿爿白练,穿行于群峰之间,鳞光闪烁。
转载于 郴江户外铁血军团